您当前所在位置 : 走进外院 > 通知公告 > 正文
淮阴工学院2026年翻译硕士(MTI)招生资讯发布,快来查看!
2025-10-09 20:23:10  浏览次数:

·淮阴工学院简介

淮阴工学院是江苏省属本科院校,坐落于周恩来总理家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学校起源于1958年创建的淮阴工业专科学校,2000年与江苏省农垦职工大学、淮阴职工大学、淮海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淮阴工学院。67年来,学校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要求,秉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训,铸就了“明德尚学、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现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枚乘路、北京路、萧湖3个校区,校园占地2183.9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3万多平方米。现设有19个院(部、中心),74个本科专业,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600余人。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

淮阴工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应用型大学,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农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现有省“十四五”重点学科6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5个(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

·外国语学院简介

、学科专业

学院现有英语、英语(师范)、翻译、俄语4个本科专业和1个翻译硕士点。其中,英语专业为省一流本科专业,省专业综合评估中成绩优异;英语专业与翻译专业先后入选校“12N品牌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校“246X”一流学科建设点。此外,运河文化语言实践课程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淮扬特色美食文化课程获省一流本科课程。

、教学设施

学院建有校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产业学院1个,配备现代化语言实验室14间,可以满足现有专业的教学与考试需求;拥有调频广播发射台2台、图书室1间,图书室藏书14566册,订阅中外文期刊23种,声像与影像资料丰富且持续更新,能够满足师生教学、科研与学习需求。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72人,行政管理人员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3人,博士20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53人;拥有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对象2人、“十百千工程”人才4人,校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青年骨干教师5人、教学名师3人、师德标兵3人。同时,学院还聘请多名学术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学者、专家、政府官员及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近年来,学院教师获批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1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产教科研项目2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各类课程建设项目17项;出版专(译)著23部、教材13部;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60余篇(CSSCI来源期刊25篇、中文核心期刊3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余项、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4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MTI项目介绍

一、学位点简介

本专业学位点(英语笔译)依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等省重点学科,紧扣盐化工、装备制造等地方主导产业与大运河文化,着力打造工程技术翻译、运河文化译介两个培养方向,服务国家传播能力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秉承“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理念,以学院高水平师资和优良教学条件为保障,与校外实践单位协手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国家、地方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和运河文化国际传播高层次笔译人才。

二、导师团队

本学位点现有校内导师14人,高级职称占比100%,博士学历占比64%,人均译作30万字,骨干教师均有指导MTI研究生的经历;行业导师10人,分别来自翻译、出版、新闻等行业一线。近年来,导师出版专著、译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教科研项目10余项。

三、教学环境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完善,学习环境优雅宜人。现建有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智慧教室等14间专业实验室,配备网络化语言学习平台及多款国内主流翻译软件,并拥有文旅翻译、工程翻译等多元语料库资源,全面保障学生在真实场景下的翻译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四、课程体系

我院MTI(翻译硕士)课程体系设计科学,模块清晰,结构完整,充分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全面对接高层次翻译人才培养需求。课程设置涵盖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技术课以及实践环节五大模块,构建了系统化、多维度的教学框架。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翻译概论、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文学笔译、非文学翻译、中外翻译简史、AI辅助翻译、翻译研究方法与设计、翻译技术、自然语言处理、区域与国别研究、翻译与本地化等,旨在夯实学生的翻译理论基础,强化技术应用能力,拓展国际视野与区域认知,并注重翻译伦理与职业素养的培育。

课程体系特别注重与地方文化及产业需求相融合。在非文学翻译课程中,设有“运河文化译介”与“工程企业出海语言服务”等特色板块,既彰显区域文化底蕴,又对接国家“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助力学生成长为既懂语言又通专业、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五、奖助体系

1.研究生可根据国家政策申请国家奖学金。

2.学校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3.研究生可承担助研、助教、助管及兼职辅导员等“三助一辅”工作,并获得相应津贴。

4.研究生科研经费。

六、联系方式

淮阴工学院研究生招生网:https://gd.hyit.edu.cn/

外国语学院官网:https://wy.hyit.edu.cn/cs.htm

淮阴工学院MTI招生咨询qq群: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学院微信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邮编:223003

Copyright 淮阴工学院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苏 ICP 备:10033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