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农历蛇年,春日的阳光洒在淮安的土地上,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英语师范1231班的同学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入了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开启了一段与历史对话的静谧时光。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这座古朴的院落,仿佛一位沉默的智者,静静地诉说着一位伟人童年的故事。青砖黛瓦间,依稀可见少年周恩来伏案读书的身影;斑驳的墙壁上,似乎还留存着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虽然没有讲解员的引导,但同学们通过一砖一瓦、一桌一椅,依然感受到了那份深沉的历史厚重感。

走进读书处的书房,同学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书香与梦想的年代。书桌上摆放着几本泛黄的书籍,笔墨纸砚整齐地陈列在一旁,仿佛刚刚还有人在这里奋笔疾书。墙上的老照片记录着周恩来总理童年的点滴,同学们驻足凝视,仿佛看到了那个目光坚定、心怀天下的少年。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为这间小小的书房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

在庭院的角落,一株品梅腊梅悄然绽放,这株腊梅名为“素心腊梅”。素心腊梅的枝头缀满金黄的花朵,散发着清冽的香气。这株腊梅,是周恩来童年读书处的灵魂所在。相传,这株腊梅是周恩来童年时在乳母蒋江氏带领下亲手栽植的,寓意着坚韧不拔、高洁无私的品格。腊梅在寒冬中傲然挺立,正如周恩来总理一生坚守信仰、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同学们驻足腊梅前,轻抚它的枝干,仿佛触摸到了那段峥嵘岁月。腊梅的芬芳,不仅弥漫在空气中,更深深浸润在每个人的心里。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素心腊梅的坚韧与高洁,正是周恩来精神的生动写照。同学们在腊梅前低声交流,分享着对周恩来总理的敬仰与感悟。有人感慨道:“周恩来总理的精神,就像这株腊梅,历经风霜却依然傲然绽放。”有人则轻声吟诵:“品梅香远,精神永存。”大家一致认为,作为未来的英语教师,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将他的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中,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参观结束后,班级全体同学在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前整齐列队,拍摄了一张珍贵的合照。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笑容中透着坚定与憧憬。这张照片,不仅定格了此刻的美好,更象征着同学们对周恩来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正如那株腊梅,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芬芳如初;周恩来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品梅香远,精神永存。”这次参观虽然短暂,却如同一场心灵的洗礼。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践行他的精神,让这株腊梅的芬芳,永远绽放在心中,绽放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