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400-500字)
外国文学研究所是淮阴工学院下属的校级科研院所。现有成员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5人,其余为硕士研究生。
淮阴工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新要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指示精神,探索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可能性,服务学院与学校建设的发展需求,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有:
1. 外国文学思潮与流派研究。依托外国语学院的多语种资源背景,主要从英语文学、日语文学、俄语文学方向对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潮与流派展开研究,关注其在时代与历史中的变迁,对各种思潮流派的价值意义,风格特征等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与阐释。
2. 外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重点掌握西方文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了解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趋势,提高理论研究和文本分析水平。
3. 外国文学理论著作与文学作品译介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国文学研究,梳理外国文学著作译介的整体概况,发掘文学译介的动因以及影响因素。同时,考察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翻译与文学经典形成的关系。
4. 外国文学与跨学科交叉研究。聚焦空间理论与文学、跨媒介文学研究,旨在探索文学研究的跨学科路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话语体系。
5. 外国文学与中外文明互鉴研究。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学作品的情况,发掘中国文化在国外文学作品中的传播和构建现状,助推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
二、组织架构
职 务 |
姓 名 |
所 长 |
郁敏 |
副所长 |
于敏 |
程文强 |
成员 |
佟 姗 |
周风琴 |
顾荣荣 |
徐玲玲 |
李利红 |
徐耀云 |
吕晓棠 |
李赛男 |
刘婷萱 |
闫 静 |
三、建设目标(400-500字)
本机构以促进文学与文化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服务学院学科发展为宗旨,致力于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外国文学思潮、理论、作品、译介、跨学科研究,倡导学术创新,鼓励学术交流,旨在实现如下建设目标:
1. 整合优势资源,搭建科研平台。依托空间理论与文学团队、跨媒介文学研究团队,加强平台信息化建设,推动团队的资源共享与协同运作。
2. 鼓励学术创新,营造科研氛围。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以研带教,提升研究所成员的实践创新能力;优化研究所管理体制,不断增强研究所凝聚力,形成科研集群效应。
3. 健全考核机制,保证科研实效。设置合理的考核指标,注重成果产出质量与社会服务价值,稳步提高研究所的学术影响力。
4. 落实成果转化,加强宣传交流。切实推进本研究所研究成果在校内外语教学的应用与推广,积极与其他院校展开交流合作,打造淮工品牌化科研院所。
四、建设规划(400-500字)
1. 平台建设方面,制度层面建设契合学校发展实际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组建具有一定研究方向、具有相当研究水平的科研队伍,确保梯队建设的合理性;制定科研规划图和时间表,有序开展平台建设工作,保证平台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2. 学术创新方面,做好研究所成员的培训工作,提升成员的学术素养;鼓励成员的创新性研究,在空间理论与文学、跨媒介文学研究方向实现特色化研究,团队成员形成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发挥成员的多语种学术背景,关注新文本、新语境,充分探索跨界研究。
3. 考核机制方面,以“以评促建,动态调整”为导向,制定周期性、年度性考察办法,优化研究主题,提高研究论文质量和申报科研项目数量,深化研究成果转化。
4. 宣传交流方面,研究团队内部通过报告、学术沙龙、研讨会等形式畅通研究资源,借助网络平台整合分享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鼓励成员积极“走出去”,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开展系列学术讲座,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立联络渠道,不断提升研究所社会影响力,全面服务学校学科建设。